銀川廢舊物資回收公司將有法律保護了!
制定生產者負責制 建立健全能效標識
據翟會長介紹,對于家電行業來說,冰箱、空調、洗衣機等產品或者包裝已經被納入到強制回收名錄的產品。而《循環法》中對于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制定了“生產者負責制”,包括三方面內容:一是生產者必須對廢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負責回收;二是對其中可以利用的,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利用;三是對因不具備技術經濟條件而不適合利用的,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無害化處置。
為了配合制度的執行,同時,國家將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標識等產品資源消耗標識制度。目前,空調、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已經出臺了能效制度,翟會長告訴記者,以后能效制度規定的產品品種會不斷增加,諸如電風扇、熱水器等產品將包括在內。
因此,對于家電產品的生產和設計,要優先選擇采用易回收、易拆借、易降解、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設計方案,在設計中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。
推進回收體系建設 制約再利用產品
為了配合制度的執行,國家還將鼓勵和推進廢物回收體系的建設。翟會長建議,除了企業自己建設回收體系外,企業還可以聯合多家企業建設,或者委托有資質和能力的第三方來負責回收,例如回收公司或回收網點等。
企業對廢舊電子產品拆解再利用的行為,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限制和制約,主要包括:對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后,須交給有資質的企業進行拆解,允許再加工修復作為二手產品銷售,但必須符合再利用的標準,并且要有標識說明是再利用產品,以達到誰銷售誰負責的目的。
翟會長告訴記者,這樣規定不但是對二手電子產品的法律制約,也是對消費者的使用權和安全權的保證。
違規懲治 家電企業須依法整頓
對于違反條例的企業,《循環法》中也規定了相應的懲治措施:企業如果銷售沒有再利用產品標識的再利用電器電子產品,或者銷售,沒有再制造或者翻新產品標識的再制造或者翻新產品,將罰款五千到五萬元,逾期不改的,將依法吊銷營業執照,造成損失的,依法承擔賠償責任。
翟會長表示,家電企業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《循環法》的內容,并按照相關法規制度修復和改善企業的經濟理念和設計理念,對產業進行整頓和調整。同時,建議企業在管理上奉公守法;在產品上輕量化、減量化,節約資源的使用;在設計上盡量采用可再生利用資源或原材料,以實現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翟會長介紹說,國務院出臺《循環法》目的是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保護和改善環境,實現可持續發展,于9月1日已經正式施行。為了配合法規的執行,專門的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利用管理條例規定也即將出臺。